信息科技课标组长熊璋解读新课标视频下载

[复制链接]
查看2491 | 回复0 | 2024-5-6 1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信息科技课标组长熊璋解读新课标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请发送消息:2022kbjd 获取。
下载:最懂信息技术教师的考试系统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信息科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整体解读,课标研制组组长熊璋。
信息科技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框架,信息技术关注知识、关注应用会操作、会编程,知其然技术,导向实操、运用的能力。信息科技关注科学的认识和理解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知其所以然、素养导向、探索、创新、终身学习。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应用导向→科学技术导向;知识导向→素养教育导向;应用为本→培养目标为本;知识为本→育人为本。
一体化框架:全学段素养表现,全学段课程标,独立开课和融合开课相结合。素养出发→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学科逻辑主线,按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安排,全覆盖的情境和案例。素养表现,学科逻辑,内容承载,情境案例,学业质量。课程理念: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好习惯。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初步学习基本原理,体验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课程理念: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好习惯;
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初步学习基本原理,体验应用;
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
课程理念:素养导向的评价,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基本知识考核与实践应用考核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逻辑主线: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认知特征和知识体系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可以用不同的情境和案例诠释。
设计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信息科技考试系统。


下载:信息科技课标组长熊璋解读新课标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请发送消息:2022kbjd 获取。
1.jpg

4.jpg

2.jpg

3.jpg

5.jpg

6.jpg

7.jpg

9.jpg

10.jpg

11.jpg

14.jpg
33.jpg
32.jpg
31.jpg
30.jpg
29.jpg
28.jpg
26.jpg
25.jpg
24.jpg
22.jpg
20.jpg
18.jpg
17.jpg
16.jpg
15.jpg
13.jpg
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