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2.0时代的新教学技能杜永刚著.pdf

[复制链接]
查看1766 | 回复0 | 2024-1-8 0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关注 最愿意 倾听教师心声 性价比第一 的信息技术100分考试网路考试系统
回复:xxh2 获取完整版电子书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xxh2 获取完整版电子书
QQ截图20240108092021.png
QQ截图20240108091806.png

QQ截图20240108091835.png

QQ截图20240108091842.png

QQ截图20240108091848.png


2018年4月,教育部制定下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深入,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
为此,教育部于2019年3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即着力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针对“提升工程2.0”制定的“发展测评体系”,包括三种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四个维度的30个微能力测评点(如下表)。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维度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学情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分析
教学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指导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B7家校交流与合作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B8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学业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评价
B10档案袋评价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C7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笔者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近20年,在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的现状,依据“发展测评体系”30项微能力的具体要求,撰写了本书。
本书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核心理念,将30项微能力融入教学设计、资源获取、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学法指导、德育指导、学业评价、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课堂内外的各种应用场景,提炼出信息化2.0时代教师应具备的30种新教学技能。为了便于教师掌握这些新教学技能,本书采用“理论+案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小学一线教学中精选了40个教学案例,介绍了65项相关技术应用,以此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本书可作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教材,供中小学教师自学或研修使用。本书还是

一部“阅读+观看+体验”的多媒体书籍,教师可以自备手机,扫描书后提供的二维码,观看技术微课讲解,参与在线问卷测试,绘制学习过程思维导图…….
通过阅读本书,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常态化教学中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突破口,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育管理者和教科研人员可以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立足真实课堂,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
在撰写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教育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指导与帮助,得到了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笔者领衔的名师团队“杜永刚教育技术团队”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所涉及的应用软件和平台,版权归著作权单位所有,特此声明。由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杜永刚2020年7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