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6-29 10:21:08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下载地址: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提取码:9nse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一、课堂教学准备(一)理解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标所体现的新理念,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用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通过研究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      认真分析、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知识体系,设计意图,明确教材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点,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二)分析教学实际.      注重学情分析,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数字化环境,研判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信息技术教育与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情况息息相关,不同的教学设备,就会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分析学生情况的同时,也需要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熟悉教学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检查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教学辅助设备、教学用具等教学硬件设施,关注网络环境、教学软件是否与教学设计一致,安装并调试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学习素材等教学资源。(三)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指对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作一个总体安排,教学计划包括整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分阶段教学目标与要求、学期评价方案、教学进度安排等。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注重学习单元设计。.在单元设计框架下,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撰写单元教学设计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主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都要考虑到。通过对单元内容的分析,确定具体、可操作、可观察、可量化的教学目标。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分析单元内容要求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突出重点与难点。      单元评价方式。可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和作品评价的方式进行。      单元进度安排。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对单元授。课时数进行恰当的分配处理,并排出进度表。(二)撰写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如何通过一些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目标,将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来。教案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含设计思路)、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它更多强调的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作业、板书、教学后记。三、课堂教学实施.(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创设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感受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组织活动,建构知识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学习任务,开展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多个活动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体现结构化;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体现趣味性。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精练学科大概念,使学习活动富有实效。(三)提供素材,活化知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选取学生身边真实的信息问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能自主操作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四)巩固深化.      注重课堂小结,小结内容应包含本课所获得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总结的空间。(五)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应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等设计课堂作业,作业要有梯度,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FTP、电子邮件、作业提交系统等进行作业的收发和管理,要及时进行作业批改、记录、反馈。教师在学生示范操作、典型作品展示环节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思想观和审美观。四、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适时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正确对待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实际操作和作业完成等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要根据课程计划与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评测方案,对测评内容、测评方法与成绩评定标准进行细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可以通过以书面笔试或网络测试方式进行,技能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测试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或作品创作方式进行。      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如下。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课题名称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标准结果
评价描述优良中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描述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测性




学情分析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预判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科学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问题,贯穿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体现学科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准备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资源和课件准备充分、得当。




教学调控教学实施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关注学生在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过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表现性评价




学习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质疑得到鼓励,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素质专业功底扎实,教学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亲和力强,富有激情,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强。




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学科能力发展学生在学习中能形成学科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并具有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达成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实践意识学生在学习中能形成方法、习惯,并有应用的意识




师生情感状态教师充满激情与理性并重;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特色特色创新教师教学中能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科思维方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合计






说明:1.一个优折合7.4分,一个良折合6.2分,一个中折合4.7分,一个差折合0分。2. 一节课的总分= 7.4x优的个数+6.2x良的个数+4.7x中的个数。3.总分与评审等级折算: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评审结果:总分等级评价人评价日期

下载地址: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提取码:9ns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